成语

三人成虎的意思

sānrénchéng

三人成虎



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

注音ㄙㄢ ㄖㄣˊ ㄔㄥˊ ㄏㄨˇ

解释城里本没有虎;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;听者就信以为真。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;就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二》:“夫市之无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,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。”

例子
<01>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。
<02>虽然谣言止于智者,但是三人成虎,亦能混淆视听。
<03>谣言的可怕就在于三人成虎,说的人一多,会使你弄不清真假。
<04>尽管这些传说都是空穴来风,但三人成虎,我们也不得不有所防备。
<05>明明是无中生有的事,往往谣言一传,就会三人成虎,真是人言可畏!

正音“成”,不能读作“céng”。

辨形“成”,不能写作“乘”。

用法复句式;作分句;含贬义。用在“积谎成真”的表述上。

书证01.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“闻『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。众口所移,毋翼而飞』。”02.《邓析子.转辞》:“古人有言,众口铄金,三人成虎,不可不察也。”03.宋.王懋《野客丛书.卷一四.众口铄金》:“古人有言:『众口铄金,三人成虎。』”04.清.侯方域〈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〉:“而无如市井仓皇,讹以滋讹,几于三人成虎。”05.《隋唐演义》第二回:“正是积毁成山,三人成虎。”

感情三人成虎是贬义词。

近义词道听途说、众口铄金

反义词眼见为实

典故解释据《战国策.魏策二》载,战国时代,各国彼此互相攻伐,往往造成国势衰弱,民不聊生。有些国家为了避免长年战争,便和其他国家签订友好条约,互相结为同盟,不再互相攻打。为了表示自己绝对会信守诺言,还会将自己国家的太子送到对方国家作为人质。在这种情况下,魏国的太子便被送往赵国作人质,魏王还派大臣庞葱随行。庞葱知道朝廷之中经常有谣言中伤自己,这次前往赵国也不知道何时才会回来,他害怕魏王会听信这些谣言,就在临行之前去找魏王,说道:“大王,如果今天有一个人告诉大王,大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”魏王回答:“不会相信。”庞葱又问:“如果有第二个人说大街上出现了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”魏王回答:“那我就会半信半疑了。”庞葱继续问道︰“如果有第三个人也说大街上出现了老虎,那大王会相信吗?”魏王回答:“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。”庞葱接着说:“大街上本来不会出现老虎,这是显而易见的事,但是传谣言的人一多,就让人不由得不相信了。我这次去赵国之后,一定有许多人会趁我不在之时,在大王面前进谗言来非议我的不是,请大王千万要明察事实,不要被谣言所蒙蔽啊!”魏王答应了庞葱。等到庞葱离开魏国之后,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前说庞葱的坏话,魏王一开始虽然不相信,但时日一久,内心也不得不动摇。等到太子跟庞葱回国之后,魏王就疏远庞葱,不再重用他了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三人成虎”,用来比喻谣言再三重复,亦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
成语首拼